曾习华:守望一生的“鼓子”情

2018-07-13 17:20  来源:365亚洲备用链接-赣南日报

守望一生的“鼓子”情

——记宁都鼓子曲传承人曾习华

  他年近八旬,却每天坚持整理宁都鼓子曲资料一小时、演唱鼓子曲一小段;他激情不减,一说起鼓子曲,就和着“嘭嘭呲嘭呲嘭嘭”的曲调,一口气把曲目《栾刀记》演奏完。日前,记者见到了省级非遗项目宁都鼓子曲代表性传承人——曾习华。

  宁都鼓子曲作为中国270多个曲种之一,又叫古文、渔鼓,是一种以口头说唱为主配以表演者自己击节的说唱艺术,因其语音故事性强,曲调委婉优美而深受宁都及周边地区百姓喜爱。

  曾习华从小耳濡目染客家文化。1940年,他出生在宁都县田头镇城隍庙附近的一个普通农家,田头镇是有名的客家“戏窝子”“小梨园”,每年正月,宁都采茶戏、鼓子曲、妆古史等能把这个地方闹腾一个月。农闲季节、红白喜事,当地老表都要请上鼓子曲师傅来唱“堂会”,曾习华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生长大,与鼓子曲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
  8岁那年,曾习华第一次到邻村表舅家,发现这里的一位先生(人称“王瞎子”)唱鼓子曲很独特。曾习华回忆道:“他能根据自己熟知的历史故事、民间传说,结合特有的诵腔曲调即兴说唱,语言和音乐表情都很生动,他是我艺术上的启蒙老师。”师傅领进门,兴趣就成了最好的老师。随后,他遍访各村名师,努力学习鼓子曲演唱。那时,民间老艺人演唱的曲目还保存有100多个,全是诸如“寿诞记”“玉花屏”等长篇曲子,要连续数个晚上才能唱完。白天田间劳作,晚上走街串巷听戏,整个少年时代,曾习华就在这样的一种艺术熏陶下度过,在加入宁都采茶剧团前,他已经能用多种技巧风格演唱《栾刀记》《烟刀记》等曲目,是宁都当时最有名气的鼓子曲演唱小师傅。

  22岁那年,曾习华调入宁都采茶剧团。那时的宁都县城,“盲人茶社”里艺人们的说唱技艺一流,曾习华业余时间几乎都泡在茶社听曲。盲人大多保守,除自己的弟子外从不轻易外传技艺。曾习华想了一个办法,借钱托人买了台录音机。曾习华的老伴温兰秀说,自从曾习华买了录音机,每晚就跑到“盲人茶社”去录音,然后回家反复听,学着唱。在采茶剧团工作的20年间,曾习华一边学一边创作宁都鼓子曲,相继创作了《踏雪家坊》《鹧鸪山上老贫农》《闹寿堂》等20多部作品,这些曲子均由他一人作词作曲和说唱,后来中国艺术研究院还派人专访他,为他开设鼓子曲说唱专场。

  45岁后,曾习华转岗到宁都县新华书店任经理,离开了酷爱的艺术舞台,但他对鼓子曲孜孜以求的热情仍然不减。工作之余,他开始了鼓子曲的理论研究。经过10多年的探索,他总结出宁都鼓子曲说唱套路“五类”:曲目开头都要有一段大同小异的序曲,统称“开场白”;将平缓自然、叙事性的称为“诉板”;越说唱越激动,每句由慢渐快的称为“步步紧”;一气呵成的段子称为“连珠炮”;句子长长短短,流利上口的段子称为“过街溜”。此五类套路后来获得中国曲艺协会的认可,还被载入《中国戏曲曲艺词典》。

  后来,曾习华在传承鼓子曲精华的基础上,创作出最新曲目《三官保“三部曲”》——《三官保进城》《三官保开车》《三官保戒酒》。“三官保,三官保,食饭喜欢食‘滚饭’,过路喜欢走中间,自从进了一次城,交通违规不再犯……”曲子结合严禁酒后驾车条例,体现构筑和谐交通的主题。

  现在的曾习华,把更多的心思放在非遗的申请保护上。2008年宁都鼓子曲申请省级非遗项目时,他积极参与其中。“鼓子曲要原汁原味传承给子孙后代,不能和其他的曲种混淆。”对于近年来一些剧团篡改、曲解这门民间艺术的行为,曾习华表示不赞同。他说,宁都鼓子曲拥有当地原生态的唱法,用宁都方言演绎宁都百姓身边的人、喜闻乐见的事,一定不能把形式歌舞化,语言官腔化,不能让这门民间艺术变了味,一定要让宁都这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下来,代代相传。(宋节明 记者刘珊伊 资料图片由钟小春 聂乐成 石伟雄提供)

编辑:钟雅欢
365亚洲备用链接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:3612013001 ICP备案/许可证号:赣ICP备05000929号-1
关于本网 联系电话:0797-8101732 新闻宣传质量监督电话/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797-8101732
365亚洲备用链接版权所有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:3612013001